一、隐藏费用:低价噱头下的连环扣费
淘宝商家普遍以“9元月租”“19元无限流量”为宣传卖点,实际激活后消费者将面临三重费用陷阱:首充强制充值100-200元话费作为“押金”、每月叠加5-20元基础服务费、流量超额后的阶梯扣费。有用户激活后仅使用基础功能,次月仍产生29元账单并倒欠运营商费用。
宣传项目 | 实际费用 |
---|---|
月租9元 | 基础月租29元+服务费 |
80G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40G+通用流量10G |
无合约期 | 隐形12个月合约 |
二、合约期欺诈:自动续约的“终身套餐”
61.3%的投诉案例涉及合约期欺诈,主要呈现两种形式:
- 宣传页面标注“6个月可退订”,实际运营商合约期为12-24个月
- 首年优惠期结束后自动转入高价套餐,且需支付设备折旧费(如光猫、路由器等)
更有商家通过“系统自动续约”“永久优惠”等话术诱导消费,用户需连续使用36个月后才可申请降档。
三、虚假宣传:文字游戏的三大套路
商家通过专业话术设计规避监管:
- 归属地欺诈:承诺全国可选归属地,实际强制绑定偏远地区号码
- 套餐期限模糊:“长期有效”实指1-2年,“永久优惠”需连续充值维持
- 费用转移:将月租分解为“基础费+优惠抵扣”,变相维持高收费
四、消费者维权指南
遭遇欺诈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 通过微信/支付宝账单投诉通道提交“交易诈骗”申诉
- 在全国12315平台提交投诉(需包含商家营业执照信息)
- 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要求出具书面资费说明
- 通过国家信访局微信公众号提交行政投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证实存在欺诈行为可主张三倍赔偿,最低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