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常高频通话触发风控系统
海航通信作为虚拟运营商,基于工信部反诈工作要求建立了通话行为监测系统。当电销卡在短时间内连续拨打陌生号码时,其大数据模型会判定为”异常风险号码”并自动停机。此类情况在基础运营商中同样普遍存在,例如贵阳幼儿园老师因频繁联系家长被移动停机,北京用户田先生因电话面试被联通停机。
二、实名制审核与使用场景冲突
海航通信采用预审制+监察制的双重实名认证机制,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三照合一的严格核验。但在实际使用中,电销卡存在以下合规风险:
- 企业批量采购后实际使用人变更未报备
- 同一号码多人轮换使用
- 通话终端频繁更换触发系统预警
三、申诉流程复杂难解封
用户遭遇停机后,需提交包括但不限于:
-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 通话场景说明函
-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部分用户反映即使提供完整资料,仍需等待5-7个工作日审核,严重影响业务连续性。相比之下,基础运营商解封流程同样存在需线下签署承诺书等问题。
电销卡停机问题本质是反诈政策与企业通信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建议海航通信优化风控模型识别精度,建立电销白名单申报通道,同时简化线上解封流程,在合规前提下保障正常商业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