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与套餐不符问题
海南联通多次出现广告宣传与实际套餐内容不符的情况。例如用户投诉其宣传页面显示“29元永久套餐含130G通用流量”,激活后却发现实际套餐仅包含10G流量,其余流量为限时赠送活动包。类似事件在2019年也发生过,海南联通曾擅自修改流量包名称及有效期,涉嫌规避监管。
二、隐藏费用与资费递增陷阱
部分流量卡存在未明确告知的附加费用,包括:
- 增值业务费:如电视节目点播等隐性收费项目
- 恢复原价机制:前3个月19元,第4个月起升至39元
- 流量超额费:1G超额流量可能产生500元费用
这些费用往往未在办理时充分告知,导致用户账单异常。
三、优惠期限的文字游戏
海南联通的优惠活动存在时间表述模糊问题:
- 广告标注“永久有效”的套餐,实际附注有效期至2027年
- 活动结束时间在客服口径中出现7月1日与7月5日两个版本
- 赠送流量包可能随时被运营商单方面终止
这种时间表述差异直接影响用户使用权益。
四、投诉维权面临的实际困境
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存在多重障碍:
- 单个用户涉案金额低,诉讼成本高于赔偿金额
- 投诉处理常止步于运营商与用户的电话协商
- 部分流量卡代理商与运营商存在利益关联
这些因素导致消费者往往选择放弃维权。
海南联通流量卡确实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费用条款模糊、维权难度大等问题。建议消费者办理时要求书面确认套餐细则,定期核查账单明细,发现异常立即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权。运营商应加强代理商管理,在广告中明确标注限制条款,避免误导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