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充值连环扣费陷阱
部分商家以“0.98元购卡”为噱头诱导消费者扫码激活,但实际使用前需多次充值。典型案例显示,用户激活后需先充值100元活动金额,使用时却被告知需继续充值设备余额,形成无限套娃式消费。这类陷阱常伪装成运营商官方服务,通过仿冒LOGO和充值界面误导消费者。
物联网卡冒充正规套餐
不法商家将物联网卡包装为手机流量卡销售,此类卡片存在三大风险:
- 仅支持设备联网,无法提供正常通信服务
- 流量计算存在严重虚标,实际可用量不足宣传的50%
- 运营商可随时停用,导致充值金额无法追回
隐藏费用与文字游戏
低价套餐通过三种方式设置消费陷阱:
- 限时优惠套路:首月9.9元套餐次月恢复原价59元
- 流量类型欺诈:定向流量占比超80%,通用流量极少
- 自动续费陷阱:默认开通免密支付,长期隐性扣费
套餐名称 | 宣传流量 | 实际可用量 |
---|---|---|
万象惊喜卡 | 200GB | 38GB |
无限畅玩卡 | 不限量 | 100GB后限速 |
防骗指南与应对策略
消费者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选择运营商官网/线下营业厅等官方渠道办理
- 重点核查套餐合约期、违约金条款及流量类型
- 拒绝预充值要求,坚持即充即用原则
流量卡市场存在系统性消费欺诈风险,消费者需警惕“超低价”“无限量”等宣传话术。建议优先选择可提供完整电信服务的正规手机卡,对于需预充值激活的物联卡保持高度警惕,定期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套餐余量及扣费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