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宣传与实际的差距
许多流量卡广告宣称“低价大流量”,但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 流量虚标严重,实际可用量远低于宣传值
- 省内流量冒充全国通用,跨区域使用产生额外费用
- 高速流量仅限前10GB,超出后降速至1Mbps以下
二、隐藏费用的常见形式
低价套餐往往通过附加条款增加隐性成本:
- 套餐外流量按0.29元/MB计费,1GB额外费用可达300元
- 强制捆绑宽带、固话等附加服务
- 到期自动续订高价套餐且取消流程复杂
三、虚假宣传的识别方法
警惕以下宣传话术背后的陷阱:
宣传话术 | 实际含义 |
---|---|
无限流量 | 达量降速至128Kbps |
19元套餐 | 需预存100元激活费 |
全国通用 | 特定APP定向流量 |
四、其他避坑注意事项
购买前务必确认:
- 套餐是否限制设备类型(如物联网卡)
- 流量有效期(月结/季度结)
- 解约违约金条款(通常为套餐费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