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的流量陷阱
市场上常见的“19元无限流量”或“百G套餐”往往存在夸大宣传。例如部分商家将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混为一谈,实际通用流量占比不足50%;而所谓的“无限流量”通常会在达到40G后降速至1Mbps,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更隐蔽的套路包括:用“优惠期”掩盖套餐涨价规则,例如前6个月月租19元,后期恢复39元,但未在广告中明确标注有效期。
隐藏费用与协议捆绑
低价套餐常伴随隐性收费,包括:
- 首月收取高额激活费或服务费
- 自动订购附加流量包(默认开启续订功能)
- 合约期内强制绑定其他增值服务
部分套餐要求签订6-24个月协议,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最高达200元),但办理时未明确告知条款。
物联卡与信号风险
非11位号码的物联卡存在重大隐患:
- 无法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
- 网络稳定性差,限制使用社交软件和视频平台
- 商家跑路后卡片直接失效
防骗指南与维权建议
- 选择运营商官网或线下营业厅办理,拒绝私人代理商
- 激活后立即登录官方APP核对套餐条款
- 警惕“免费送卡”或需预存话费的促销活动
- 保留广告截图和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
遭遇欺诈可向12315或工信部投诉平台举报,要求运营商按宣传内容履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