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月租的隐秘陷阱
市场上常见的「19元50G」「9元200G」等宣传语,往往通过首充抵扣、限时优惠等话术掩盖真实资费。例如某套餐声称激活首充100元可抵扣5个月月租,实际是将用户预存款包装成优惠活动,变相维持原套餐29元/月的收费标准。更有商家通过「黑户标记」等说辞强制收取额外费用,导致实际支出远超宣传价格。
二、文字游戏的常见套路
宣传术语 | 实际含义 |
---|---|
无限流量 | 达量限速至1Mbps |
定向流量 | 仅限特定APP使用 |
长期优惠 | 6个月后恢复原价 |
商家通过重新定义行业术语实施欺诈,如将「无限流量」解释为达量限速,或把「全国通用」限定为特定时段可用。更有套餐将「19元月租」拆分为基础费+服务费,消费者激活后才发现需叠加支付。
三、隐藏收费的四大类型
- 开卡费用:宣称免费领卡却收取高额物流费
- 自动续费:默认开通扣费服务且无显著提示
- 叠加资费: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分开计费
- 解约费用:注销号码需支付违约金
四、消费者维权指南
- 办理前核实运营商官方资费说明
- 保存宣传页面截图与聊天记录
- 通过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三倍赔偿
虚假流量卡广告已形成包含宣传欺诈、合同陷阱、强制消费的完整灰色产业链。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办理,仔细核对套餐细则,遇纠纷时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维权,共同维护电信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