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模式解析
近期新型刷单诈骗呈现流量卡包装特征,犯罪团伙通过电商平台发布「9元享500G」等虚假广告,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后寄送实体卡。激活时要求预存话费参与返利活动,实则通过伪造订单系统实施诈骗。此类骗局常分三步实施:
- 引流阶段:利用短视频平台推送”高薪兼职”广告,建立虚假红包群展示伪造收益截图
- 诱导阶段:通过小额返利建立信任,逐步引导大额垫资完成”联单任务”
- 收割阶段:以账户冻结、操作失误为由拒绝提现,要求持续转账直至受害者察觉异常
典型案例曝光
2025年3月多地出现类似案件:
时间 | 涉案金额 | 诈骗手段 |
---|---|---|
2025-03-04 | 16.44万元 | 虚假刷单APP诱导联单操作 |
2025-03-08 | 5.6万元 | 公益账户转账骗局 |
2024-02-10 | 多起未遂 | 快递员现场激活诈骗 |
如山东庄女士案件显示,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账户余额界面制造资金到账假象,实际通过多级转账分流赃款,仅2025年3月此类报案量环比增长37%。
警方防范指南
公安部反诈中心发布三条核心防范建议:
- 警惕”足不出户赚佣金”话术,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均属诈骗
- 快递激活环节需核实运营商官方信息,拒绝现场转账要求
- 遭遇账户异常立即终止操作,通过官方渠道冻结资金并报警
特别提醒消费者注意流量卡套餐中的隐藏条款,包括月租费、优惠期限等关键信息,建议通过运营商官网核验套餐真实性。
随着电商平台成为新型诈骗温床,公众需提高对复合型骗局的辨识能力。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透露支付密码、不进行非官方渠道转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96110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