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激活的「零门槛」假象
流量卡宣传中常强调「免费包邮到家」「0元激活」,但实际操作中需满足三个隐形条件:设备兼容性验证、身份证实名认证、本人现场激活。若未在收货地激活或超时操作,可能导致号码被运营商回收。
二、三大隐藏激活条件
- 首充门槛:多数流量卡要求激活时充值50-100元,否则无法享受套餐优惠,充值金额虽计入账户但需按月返还;
- 激活时限:电信卡需在15天内激活,移动/联通卡由快递员监督当场认证,超期将失效;
- 实名认证:需上传身份证正反面、活体视频验证,且与申请信息完全一致。
三、套餐优惠期的陷阱
宣传中「29元100G」等低价套餐通常只有6-12个月优惠期,到期后资费可能翻倍。部分商家会隐瞒合约期,用户若提前销户需支付违约金。
阶段 | 月租 | 流量 |
---|---|---|
前6个月 | 29元 | 100G |
7-12个月 | 39元 | 80G |
12个月后 | 59元 | 50G |
四、销户限制暗藏风险
- 部分物联卡需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销户,运营商官方渠道无法办理;
- 合约期内销户需支付剩余月份月租总额20%作为违约金;
- 归属地限制导致异地销户困难,需承担邮寄SIM卡风险。
流量卡虽宣称「零门槛激活」,但实际包含设备兼容性验证、首充锁套餐、优惠期缩水等多重限制。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APP核验套餐详情,留存激活凭证,避免陷入资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