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卡低价套餐的欺诈陷阱揭秘
虚假宣传陷阱
标榜”9元100G”、”19元无限流量”的套餐往往采用限速、限APP使用等手段,实际可用流量远低于宣传值。部分商家在用户消费达到阈值后,将网速降至无法正常使用的水平,甚至出现首月优惠后月租翻倍上涨的隐性条款。
隐藏费用陷阱
低价套餐常包含多重隐形收费:
- 强制开通超级会员等附加服务
- 超出套餐后高额流量费用
- 预存金额不可退还
有用户反映激活后需多次充值才能使用基础功能,累计花费远超宣传价格。
合约限制陷阱
部分套餐通过合约期绑定消费者:
- 强制签订12-24个月协议
- 违约金高达套餐总价50%
- 注销需到归属地营业厅办理
物联卡冒充陷阱
部分商家将物联网专用卡冒充手机流量卡销售,这类卡存在:
- 无法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
- 网速低于正常标准30%以上
- 无法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
充值退款陷阱
消费者常遭遇充值后无法使用且退款受阻的情况:
- 充值金额被划分为”活动余额”不可退还
- 商家下架商品逃避售后
- 客服以”已生效”为由拒绝退款
防范建议
选择官方渠道办理,核实业务员身份信息;仔细阅读套餐说明,警惕”无限流量”等模糊表述;保留交易凭证,遇纠纷及时向工信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