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收集陷阱
免费领取纯流量卡活动常以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为前置条件,宣称用于“实名认证”,实则可能将数据转售黑产或用于电信诈骗。部分案例显示,用户提交信息后遭遇银行卡盗刷、垃圾短信轰炸等问题,且运营商系统外的代理商存在泄露风险。
套餐虚假宣传陷阱
洛阳市场上存在三大典型话术套路:
- “无限流量”限速陷阱:宣称不限量实则达阈值后降至2G网速,无法满足视频需求
- 定向流量误导:标注“185G大流量”实则80%为特定APP专用流量
- 短期优惠伪装:前6个月19元/月,后期自动恢复99元原价且未显著提示
物联卡伪装陷阱
部分洛阳线下摊位发放的“纯流量卡”实为物联网卡,存在三大风险:
- 无法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
- 流量虚标严重,宣称100G实际可用仅30G
- 代理商跑路导致充值话费无法使用
隐藏收费与服务缺失
通过
收费类型 | 发生频率 | 平均金额 |
---|---|---|
开卡激活费 | 87% | 39元 |
强制保底消费 | 62% | 15元/月 |
违约金 | 45% | 预存话费30% |
等隐性收费榨取用户资金,且出现问题时代理商电话空号、线下网点撤销导致维权困难。
消费者应通过三查三拒防范风险:查运营商授权资质、查套餐工信部备案、查用户真实评价;拒交个人信息押金、拒扫不明二维码、拒签电子协议。建议优先选择中国广电祥龙卡等具有长期资费明确、全国可注销的正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