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游戏:优惠期≠永久有效
部分运营商将短期促销包装成”永久低月租”,实际在协议中标注前24个月为优惠期,后续恢复原价39-59元不等。更有商家混淆合约期与优惠期概念,用户解约时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 宣传语:19元永久月租 → 实际条款:前6个月19元,后续恢复39元
- 承诺:5年合约期 → 隐藏限制:仅首年享受低价流量
二、物联卡伪装陷阱
市场上存在大量以物联网卡冒充正规流量卡的行为,这类卡片存在三大风险:
- 流量虚标严重:标称100G实际仅60G可用
- 强制预存话费:激活前需充值50-100元,费用转为不可提现的”优惠券”
- 无售后保障:商家跑路率高达83%,停卡后余额不退
三、隐藏费用与自动续费
部分套餐通过技术手段设置隐形消费条款,例如:
- 每月强制收取3元”网络维护费”
- 流量超150G自动升级高价套餐
- 默认开通视频会员等付费业务
四、识别正规套餐的方法
消费者可通过”四查四问法”规避风险:
- 查电子协议是否注明”永久有效”具体年限
- 问客服确认通用流量占比≥70%
- 查运营商APP能否显示完整套餐内容
- 问清违约金条款和解约流程
真正的永久低月租卡需满足三大特征:11位手机号码、运营商官方可查、协议明确标注长期有效期。建议优先选择三大运营商直营渠道,警惕带小数点的月租报价(如9.9元)和异常流量套餐(如19元10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