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月低价与次月涨价的套路陷阱
所谓“永久9元流量卡”往往以首月超低价吸引用户,但实际从次月起月租费用会大幅上涨。例如某款套餐首月仅需9元,次月起恢复39元原价,而商家刻意弱化后续费用说明。更有部分套餐通过“首充返费”形式制造低价假象,用户需预存50元话费分10个月返还,但若中途销户则无法获得剩余返现。
二、流量虚标与限速的虚假宣传
这类流量卡普遍存在以下欺诈行为:
- 通用流量与定向流量混为一谈,如宣称100GB实际仅50GB通用流量
- 高速流量仅限前10GB,超过即降速至128kbps
- 流量有效期标注模糊,部分套餐按年计费却按月分配
三、物联卡伪装正规卡的欺诈行为
约60%的9元套餐实为物联卡改造,存在严重风险:
- 无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仅支持流量功能
- 运营商不提供官方售后支持,故障投诉无门
- 流量虚标率达30%-50%,实际可用流量缩水严重
项目 | 正规卡 | 物联卡 |
---|---|---|
号码位数 | 11位 | 13位 |
通话功能 | 支持 | 不支持 |
运营商售后 | 官方保障 | 无保障 |
四、长期隐藏消费与合约陷阱
部分套餐在协议中暗藏附加条款:
- 强制绑定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优惠期后自动升级高价套餐,如从9元涨至59元/月
- 叠加增值服务费,包括彩铃、视频会员等隐形消费
消费者选择低价流量卡时应核实运营商资质、确认套餐有效期、查验是否支持通话功能。三大运营商正规套餐最低月租为29元,低于此价格的套餐普遍存在虚假宣传或隐藏消费。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办理可查套餐,避免轻信“永久低价”营销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