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基本信息概述
公开信息显示,全国存在至少6位同名”李亚男”的失信被执行人,涉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省案件。其中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案件(2024)鲁0302执2281号涉案金额最高,达530487.41元,执行依据为民事调解书。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案件(2023)晋0502执2885号则涉及遗产继承范围内的补充赔偿责任。
案号 | 涉案金额 | 执行法院 |
---|---|---|
(2024)鲁0302执2281 | 53万元 | 淄川区法院 |
(2023)晋0502执2885 | 104万元 | 晋城城区法院 |
(2024)豫0194执5558 | 8千元 | 郑州自贸区法院 |
二、手机号关联性分析
现有司法公开信息中,所有失信记录均未直接关联手机号码。但通过以下途径可建立间接关联:
- 企业信息平台检索手机号关联主体
- 支付宝实名验证与转账测试
- 社交平台动态追踪
需注意不同省份被执行人身份证前六位存在差异(如山东370304、山西140525等),表明可能存在同名不同人的情况。
三、法律依据与信息披露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55条,法院应在执行文书中载明被执行人信息,但个人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限制:
- 身份证号仅显示前6位及后4位
- 通讯方式不属于必须公示内容
- 2022年最高法规定涉密信息需脱敏处理
四、查询途径与风险提示
专业法律工作者可通过以下合法渠道获取关联信息:
- 向执行法院申请调查令
- 通过三大运营商协查
- 关联企业工商登记信息交叉验证
现有司法公开渠道尚未披露李亚男手机号与失信案件的直接关联,但通过企业信息平台和实名认证系统可进行有限度的间接验证。建议通过合法程序向执行法院申请信息披露,避免侵犯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