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游戏三大套路
商家常通过包装话费本金实现虚假低价月租,例如将用户预存的100元话费拆分成每月20元返费抵扣,实际月租=原价29元-20元(本金抵扣)=9元,本质是用户自掏腰包。
- 月租描述含小数点(如9.9元)多为物联卡
- 宣传语使用”月费”替代”月租”
- 隐藏”首充返现”计算规则
二、销户难题与违约金陷阱
67%用户投诉涉及隐性合约期,某案例显示用户注销”首月0元”卡时被索要60元违约金。合约期常见特征包括:
- 需绑定12-24个月隐性合约
- 违约金=原月租×已履约月份
- 客服拒绝提供书面条款
三、虚假宣传常见手法
2024年用户投诉数据显示,流量虚标与优惠期缩水是最突出问题:
- 定向流量占比超70%(如200G套餐仅50G通用流量)
- “长期套餐”实际为2年一续
- 年流量包装成月流量(100G/年伪装100G/月)
四、四步避坑操作指南
- 查资质:运营商官方APP可查套餐
- 核条款:要求书面确认合约期与违约金
- 验返费:区分本金返现与真实优惠
- 避物联:拒绝11位号码外的”纯流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