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量限速的隐性规则
多数月享流量卡在宣传时标注”不限速”,但实际存在达量限速条款。当用户月流量使用超过20GB后,运营商常将4G网速降至128Kbps以下,导致视频加载卡顿、文件传输失败。这种限速阈值往往隐藏在套餐说明的附录条款中,需仔细查看「公平使用原则」等专业术语。
二、定向流量的速度限制
标称100GB的套餐中,通用流量可能仅占20%,其余为定向流量。运营商通过三项技术手段限制速度:
- 视频类APP强制480P分辨率,消耗更多缓冲时间
- 下载类应用设置单线程传输,降低峰值速率
- 夜间时段(23:00-7:00)自动关闭高速通道
三、网速虚标的营销手段
宣传速率 | 实测峰值 | 应用场景 |
---|---|---|
100Mbps | ≤30Mbps | 视频通话 |
5G极速 | 3G网络 | 地铁/电梯 |
部分运营商在基站部署不足区域,实际网速仅为宣传值的30%。用户在地铁等场景可能遭遇网络降级,显示5G标识却连接3G信号。
四、合约绑定后的降速风险
签订12-24个月合约的用户可能遭遇:
- 优惠期后自动取消高速通道
- 携号转网时触发隐形限速协议
- 叠加套餐时重置限速阈值
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基站分布图,实测常用场景网速。办理时要求书面确认限速条款,优先选择支持「限速阈值可查」的标准化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