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速与虚量陷阱
多数无限流量卡在使用超过20GB后,会通过技术手段将网速限制至2G水平,导致视频缓冲、网页加载困难。部分商家更通过虚标流量欺骗消费者,宣传的100GB套餐实际可用流量可能不足30%。
- 动态限速:不同时段实施差异化限速策略
- 定向限速:仅允许特定APP使用高速流量
二、隐藏费用与虚假宣传
低价套餐常暗含激活费、服务费等附加费用,某案例显示19元套餐首月实际扣费达59元。合约细则中往往存在强制消费条款,包括:
- 6-12个月最低消费期限制
- 预存话费不可退还条款
- 自动续费增值服务
三、网络质量与售后难题
约35%的物联卡存在信号不稳定问题,部分卡片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基础应用。售后问题突出表现在:
- 代理商跑路导致投诉无门
- 注销需支付违约金
- 客服响应超48小时
四、合法维权与防范建议
消费者可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主张权益,保留宣传截图、扣费记录等关键证据。选购时应:
- 核实运营商官方授权资质
- 要求书面确认限速阈值
- 测试期后再进行大额充值
无限流量卡市场存在系统性消费欺诈风险,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业务,仔细审查合同细则,遇侵权时及时通过12315热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