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始费用的隐藏陷阱
所谓”19元无限流量”往往需要支付高额卡板费,部分商家通过电商平台收取50-100元不等的隐性费用。更隐蔽的是某些套餐宣传首月19元,次月起自动恢复至29元,且要求绑定两年合约期。
项目 | 宣传费用 | 实际费用 |
---|---|---|
卡板费 | 0元 | 39-99元 |
首月套餐 | 19元 | 29元起 |
违约金 | 未标注 | 100-200元 |
二、限速与流量虚标套路
实际使用中存在双重限制机制:当用户流量超过20GB后,网速会降至2G水平,同时存在虚标流量现象,宣称的100G流量实际可用量可能仅有10G。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网速限制让”无限流量”形同虚设。
- 高速流量仅限前20GB
- 视频流量单独计费
- 夜间流量不可结转
三、合约期与违约金风险
多数套餐要求绑定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30%的违约金。部分商家在合约中设置自动续费条款,用户遗忘取消会导致持续扣费。
- 办理时强制签订电子协议
- 优惠期仅限前6个月
- 销户需到指定营业厅
四、预充值与返现陷阱
激活时要求预存100-200元话费,但实际每月仅返还10元。更有商家设置复杂返现规则,用户需完成指定消费额度才能获得返现。
办理无限流量卡时应重点核查:①是否物联卡 ②实际限速阈值 ③合约解除条款。建议优先选择运营商官方渠道,拒绝支付卡板费等附加费用,并保留完整电子协议作为维权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