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导性销售话术引发信任危机
广发银行信用卡在电销过程中频繁使用”机场贵宾厅权益””消费返现”等话术吸引用户,但实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等情况。有消费者反映,在白云机场被业务员以贵宾厅服务为由办理信用卡时,工作人员刻意隐瞒年费条款,导致用户因未达消费标准被收取1600元年费。部分业务员甚至在激活环节要求扫描私人收款码完成验证,涉嫌违规操作。
- 隐瞒年费收取规则
- 夸大信用卡附加权益
- 线下场景高频推销
二、隐性收费与权益缩水成投诉焦点
根据2024年监管数据,广发信用卡年费争议占整体投诉量的32%。其高端卡种存在多重收费陷阱:
- 未激活卡片仍收取制卡费
- 积分兑换比例暗改
- 贵宾厅使用次数缩水50%
更有多位用户反映,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收取4000元/年的钻石卡年费,退款流程需经历多次申诉。
三、服务流程缺陷加剧用户不满
电销业务与服务体系的割裂导致多重问题:
- 短信通知系统频繁故障,2024年瞬时通服务漏发率超15%
- 网点服务与线上业务冲突,理财用户遭遇办卡阻拦
- 客户信息泄露引发精准电销骚扰
洛阳储户的投诉案例显示,网点工作人员因销售指标压力,对自主办理理财账户的用户设置转出额度归零等非正常限制。
四、用户增长停滞背后的深层矛盾
2024年广发信用卡持卡量停滞在1.18亿,透支余额同比下降4.3%。业务萎缩暴露三大结构性矛盾:
- 人均持卡量虚高(最高8张/人)稀释用户价值
- 消费返现门槛提升削弱用户黏性
- 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54%触发风控收紧
信用卡额度使用率已从2019年的41.94%降至2023年的33.25%,反映用户信任度持续走低。
广发电销模式过度依赖场景化获客,缺乏完整的权益兑现和服务支撑体系。在信用卡业务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运营的行业拐点,其粗放式发展积累的信任危机亟待通过服务标准化、收费透明化、风控精细化等措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