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误导宣传
该套餐宣称“29元295G流量”,实际拆分后发现包含200G广东本地通用流量和55G全国通用流量,定向流量仅覆盖部分APP且存在虚标现象。用户跨省使用或访问非合作平台时,实际可用流量大幅缩水。流量包存在使用期限限制,未用完的流量次月自动清零。
- 全国通用流量:55G(限速阈值10GB)
- 广东通用流量:200G(仅省内生效)
- 定向流量:40G(限10个APP)
二、合约隐性陷阱
办理时默认绑定48个月合约期,中途销户需支付违约金(合约剩余月份×20%月租)。更隐蔽的是套餐外流量资费高达5元/GB,远超市场均价。部分用户反映在电话营销中被诱导签约,实际收到短信才发现存在12个月自动续约条款。
- 48个月基础合约期
- 12个月流量包自动续约
- 月承诺消费90元保底条款
三、售后服务难题
用户投诉渠道存在多重障碍:非官方渠道办理的卡片难以通过10010客服处理问题;线上销户需满足“无欠费、无增值业务、设备解绑”等复杂条件;部分代理商在用户激活后即失联。更有个别案例显示,用户被擅自开通6元/月的彩铃业务。
四、资费规则模糊
首充优惠暗藏限制:宣传的“充100得480”分48个月返还,每月仅抵扣10元月租,若中途销户则剩余赠款作废。此外套餐外通话费0.1元/分钟看似低廉,但实际计费单位按6秒分段累计。
该套餐通过区域流量拆分、长期合约绑定、复杂资费规则等设计形成消费闭环,建议办理前仔细核查流量生效范围、合约解除条款及资费明细。优先选择官方渠道办理,激活后立即查询业务订购情况并设置消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