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下架套餐仍在流通
中国广电曾推出的19元192G流量“祥龙卡”套餐,早在2024年10月已全线下架,但截至2025年3月仍有商家通过“无限流量”“定向流量”等模糊话术进行虚假宣传。部分卖家利用消费者对广电新运营商认知不足的特点,将定向流量包装成通用流量,实际可用范围不足宣传的30%。
更有商家通过“充100送100”等促销活动诱导用户入网,却未告知需签订两年合约期,中途销户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此类行为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长期合约束缚。
二、强制换卡:用户权益遭侵害
2024年11月有用户反映,在电商平台购买电信卡后,实际收到广电卡且无法退换。类似案例显示,部分代理商通过物流信息篡改实施强制换卡,主要操作手段包括:
- 利用京东等正规物流渠道背书,降低用户戒备
- 在实名认证环节偷换运营商信息
- 以“广电使用移动基站”等话术弱化差异
三、注销陷阱:售后风控不完善
广电作为新晋运营商,其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 线下注销网点覆盖率不足,县级区域仅设1-2个营业厅
- 二次认证流程繁琐,误封用户需派出所开具证明
- 风控系统未接入全国反诈数据库,导致正常用户频繁被停机
四、防骗指南:识别套路五步法
基于多起案例总结防骗要点:
- 核实套餐状态:广电官网每月更新在售套餐清单
- 查验物流信息:要求提供完整订单跟踪链路
- 确认设备兼容:700MHz频段需2020年后上市机型
- 保留充值凭证:特别注意合约期与违约金条款
- 优先官方渠道:拒绝第三方平台代激活服务
广电流量卡市场乱象折射出新运营商入局后的监管滞后问题。消费者应提高对“超低价”“无限流量”等宣传话术的警惕,监管部门需建立运营商-电商平台联合审查机制,从源头遏制强制换卡等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