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不透明的文字游戏
广电低价套餐常以”19元无限流量”为宣传噱头,实则存在多重收费机制:首月需预充100元才能激活套餐优惠,且实际月租在6个月后自动上调至29元以上。更有用户反映实际收到账单显示9元套餐实扣24元/月,存在严重价格误导。
促销活动暗藏限制条件:
- 未完成首充50-100元将导致套餐失效
- 合约期内注销需支付违约金
- 分月返还的话费停机即失效
二、流量消耗的加速陷阱
实测数据显示广电卡因采用700MHz高频段,相同使用场景下流量消耗较其他运营商快38%。例如刷短视频1小时消耗2.5G流量,对比其他运营商仅1.8G。
流量限制存在双重标准:
- 超出套餐流量后网速限缩至128Kbps
- 定向流量30G实际利用率不足
- 物联卡无法在移动WiFi设备使用
三、技术限制的隐藏门槛
设备兼容性问题突出:
- 苹果12及以下机型无法支持
- 2019年前安卓机型存在断流风险
- 需官网查询设备白名单
网络稳定性存疑:用户反馈第二个月起出现视频加载困难,同场景下移动卡仍可正常使用。
四、隐私与售后的双重风险
用户激活后频繁收到营销电话,个人信息疑似通过合作渠道泄露。售后体系存在缺陷:
- 异地卡无法本地注销
- 故障报修需跨省处理
- 局停复机流程复杂
广电流量卡确实存在价格体系不透明、技术限制隐蔽、售后渠道不畅等系统性风险。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支持自选归属地、明确标注合约期限的官方套餐(如广电青春卡),激活时留存充值凭证,并搭配流量监控工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