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流量卡推销电话暗藏哪些套餐陷阱?
一、价格误导的营销话术
推销电话中常以”19元永久套餐”作为诱饵,实际办理时消费者会发现首月需预存100元话费,且所谓”19元月租”仅限活动期内生效。更有案例显示,用户激活后收到29元扣费通知,与宣传承诺存在明显差异。
- 宣传语:”月租24元享99G流量”
- 实际条款:需捆绑增值服务/首年优惠次年涨价
二、隐形费用的层层加码
消费者反映激活后常被收取:
- 10-30元不等的开卡服务费
- 流量超额后的阶梯式计费
- 合约期内强制订阅的增值业务
有用户充值100元激活后,仅使用半月即显示欠费,实际资费结构完全不同于推销说明。
三、合约限制的隐藏条款
广电卡存在严格的使用限制:
- 要求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仅支持线下营业厅注销,跨地域办理困难
- 二次实名认证失败会导致强制停机
有消费者因工作调动需异地销号,遭遇”需回原办卡地处理”的霸王条款。
四、售后服务的现实困境
投诉案例显示:
- 客服推诿处理退款请求,平均解决周期超72小时
- 线上渠道无法办理复机/销户等核心业务
- 物流信息与运营商信息不符,责任认定困难
某用户因信号问题申请退费,经历6次转接仍未能解决。
广电流量卡推销存在系统性营销陷阱,消费者需警惕”超低价套餐”话术,办理前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核实套餐详情,特别注意合约期限、资费规则、注销条件等核心条款。建议保留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遭遇欺诈及时向12315或工信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