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陷阱:优惠期后资费翻倍
广电卡宣传的“29元套餐”实为3-6个月体验价,到期后自动恢复49元/月且无提醒。用户激活时需首充50-100元才能解锁宣传套餐,但话费分10个月返还,中途停机将损失预存金额。更有案例显示,合约期内注销需支付月租费2倍违约金,导致用户被迫续用高价套餐。
二、违约金条款:天价解约成本
广电卡设置多重解约障碍:
- 合约期内强制收取30%-50%违约金,有用户被扣费达月租费的2.5倍
- 注销需线下前往归属地营业厅,异地用户维权成本剧增
- 返费合约解除流程复杂,系统常出现授权失败等技术障碍
三、流量套路:定向限速与虚标陷阱
广电卡的流量套餐存在双重消费陷阱:
- 百G流量中70%为定向流量,超量后网速降至1Mbps以下
- 700MHz频段导致实际流量消耗速度比其他运营商快38%
- 通用流量未标注限速阈值,用户常在月末遭遇断崖式降速
广电卡通过文字游戏设置三重消费陷阱:利用短期优惠诱导入网、通过技术壁垒提高解约成本、以频段特性加速流量消耗。建议消费者办理前核查《入网协议》细则,要求运营商书面确认资费规则,优先选择支持本地注销的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