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制换卡的常见套路
广电业务员常以升级设备为名强制办理电话卡,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实名认证,导致后续欠费追责时消费者陷入被动。有案例显示,办理机顶盒升级时被擅自开通两张电话卡,且未明确告知资费规则。
常见诱导手段包括:
- 声称”免费赠送””用完即弃”的话术欺骗
- 利用农民工群体办理简单特点,设置社保认证门槛
- 捆绑销售宽带业务时强制开卡
二、二次实名认证陷阱
部分用户反映新卡未使用即被锁定,要求二次认证却因断网无法操作,形成死循环。更严重的是,异地务工人员可能因无法提供本地社保证明导致永久停机。
该流程存在三大问题:
- 认证系统未提前检测设备适配性
- 断网状态下强制线上认证
- 要求提供超出常规的证明材料
三、合约期与违约金风险
隐藏的合约条款可能使消费者面临高额违约金。有用户表示销户时被要求补缴费用,部分套餐存在以下问题:
- 宣传29元套餐实际扣费39元
- 合约期内销户需支付违约金
- 日扣费模式导致资费不透明
四、网络覆盖不完善问题
由于依赖移动基站,网络质量存在先天缺陷。实测显示城中村等区域5G信号不稳定,且存在设备适配问题:
- 5G覆盖区:下载速度13-19MB/s
- 非覆盖区:热点共享严重卡顿
- 苹果11等机型不兼容5G信号
消费者办理广电卡时需重点核查套餐细则、设备兼容性及认证规则,保留业务办理凭证。建议优先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基站覆盖情况,老年群体及流动人口更应警惕附加条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