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诈风险认证争议
部分用户在激活广电升龙卡后遭遇突然停机,被要求进行二次线下认证,但未获得明确风险说明。例如有用户反映,新卡激活次日即被定义为涉诈号码,但未提供具体证据且拒绝线上认证渠道,导致需往返数十公里办理业务。此类操作被质疑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流程不透明等问题。
套餐费用与宣传不符
资费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 宣传月租9元,实际收费34元且包含隐性增值服务费
- 首充返现需分月返还,未明确告知返还规则
- 套餐变更未提前通知,如29元祥龙卡变更为39元升龙卡
此类问题多源于宣传页面未标注“套餐生效需满足特定条件”等关键信息,导致消费者误解。
合约限制与销户纠纷
合约期相关投诉集中体现在:
- 12-24个月隐形合约期,销户需支付违约金
- 优惠活动绑定长期合约,如首充返现分5个月到账
- 线下营业厅拒绝办理未到期销户业务
消费者应对建议
建议用户通过三重验证保障权益:①激活前核对工信部备案套餐内容;②保留宣传页面截图与聊天记录;③优先选择平台官方投诉通道。如遇涉诈停机,可要求运营商提供书面风险认定依据。
广电升龙卡的争议核心在于风险防控机制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平衡失当。运营商需优化套餐说明可视化设计,建立透明的涉诈判定标准,同时电商平台应加强第三方店铺资费宣传审核,从源头减少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