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中国广电自2023年起对iPhone用户收取iMessage短信注册费,引发消费者对运营商资费透明度的质疑。部分用户发现,使用广电卡发送国际短信时,系统自动触发iMessage功能并产生4.8港币/次的费用,该费用被证实为国际漫游短信服务费。争议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 费用未在用户协议中明确告知
- 系统自动切换iMessage导致额外扣费
- 关闭功能路径复杂增加使用成本
国际短信资费标准解析
根据国际短信资费标准,中国广电对港澳台及海外短信采用分层计费模式:
- 基础通信费:0.1元/条(国内短信)
- 国际附加费:按目的地收取0.5-2美元/条
- iMessage服务费:通过苹果服务器中转收取0.8元/条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70字的长短信会触发分段计费机制,每条按基础费用叠加计算。
关闭iMessage功能指南
为避免意外扣费,建议用户通过以下步骤关闭iMessage功能:
- 进入「设置」-「信息」菜单
- 关闭「iMessage信息」开关
- 在「发送与接收」中解除手机号绑定
- 开启「过滤未知发件人」功能
关闭后短信将自动转为绿色SMS信息,需注意普通短信仍可能产生运营商费用。
用户应对建议与结论
用户应定期检查消费明细,发现异常扣费可向工信部投诉维权。对于国际漫游场景,建议:
- 提前购买境外流量包
- 关闭FaceTime等依赖互联网的功能
- 使用第三方通讯工具替代基础短信
本次争议暴露运营商在智能设备适配和资费告知方面的不足,用户需提高自主设置意识,监管部门也应加强资费透明度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