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架构与技术基础
尉氏广电卡应急广播系统采用四级播控平台架构,集成数字编解码、IP网络传输和GIS地理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播控。系统支持调频音箱、智能终端等多设备接入,具备实时广播、定时播发和紧急插播功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5分钟内完成全域覆盖。
- 多源信息接入:整合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数据接口
- 智能优先级管理:设置5级广播事件响应机制
- 终端状态监控:实时显示设备在线率与播发效果
二、融媒体服务优化措施
基于广电融媒体平台构建三大服务体系:
- 跨平台推荐系统:整合用户行为数据建立统一画像,实现电视端与移动端内容协同推荐
- 多模态内容生产:开发短视频自动生成工具,将文本通告转换为3种以上媒体格式
- 互动服务平台:开通应急信息双向反馈通道,支持群众通过广电卡上报险情
三、应急广播联动机制
建立三级响应预案体系,明确不同灾害场景下的信息发布流程。通过广电卡用户数据库实现精准区域播控,在防汛期间可定向推送至37个高风险行政村。系统与雪亮工程平台对接,实现视频监控与语音告警联动。
四、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
分三阶段推进系统升级:
- 试点阶段(2025Q2):完成2个乡镇设备改造
- 推广阶段(2025Q3):实现县级平台数据贯通
- 优化阶段(2025Q4):建立运行维护绩效考核体系
制定《应急广播系统运维管理办法》,明确广电、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的17项协作职责,组建由102名专业人员构成的技术保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