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资费争议
京东自营宣传的”29元192G长期套餐”存在严重误导性表述,实际资费结构需满足首充要求才能解锁优惠。用户激活时必须充值100元才能享受前半年9元/月的优惠价,且后续优惠需连续充值维持。部分案例显示,未按指定方式充值会导致套餐失效,实际月租可达39元。
- 首充100元分10个月返还
- 套餐优惠期限需二次充值延续
- 中途停机导致优惠终止
二、宣传真实性质疑
平台存在”无需预存”等虚假宣传话术,消费者实际激活时被强制要求充值。有用户投诉购买页面显示”2.9元20G套餐”,激活后实际资费变为19.9元/月。更存在下单电信卡却收到广电卡的”偷换运营商”现象,涉及物流信息泄露风险。
- 商品页面承诺自激活遭快递员强制开卡
- 返现优惠需主动联系客服才能兑现
- 套餐有效期表述模糊
三、信号覆盖缺陷
广电虽共享移动基站,但700MHz频段存在设备兼容性问题。实测数据显示同等使用场景下,广电卡流量消耗比常规卡多38%。用户反馈在封闭空间常出现信号中断,最高网速400Mbps但稳定性不足。
- 苹果12以下机型不兼容
- 停车场/电梯场景失联率高
- 偏远地区无服务
四、用户真实反馈
综合消费者投诉平台数据,争议主要集中在资费欺诈(42%)、信号质量(35%)和服务纠纷(23%)三个维度。典型案例如某用户充值122.8元后发现实际套餐与宣传严重不符,维权时遭遇平台推诿。建议消费者保留激活录像、充值凭证等关键证据。
广电流量卡虽在资费设计上具有创新性,但运营商与电商平台在销售环节存在监管漏洞。建议优先选择支持归属地自选、资费透明的官方渠道办理,避免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的优惠承诺。长期使用推荐广电青春卡等经过市场验证的标准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