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站覆盖与网络基建薄弱
广电作为新晋移动运营商,其基站建设起步晚且覆盖密度较低。城市核心区域覆盖率虽达95%,但农村地区仅60%左右,偏远地区的信号盲区直接导致用户无法稳定接入网络。相较于其他运营商数十年的基建积累,广电在铁塔资源与光纤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现有基站布局呈现以下特征:
- 城市边缘基站间距超过800米,信号衰减严重
- 地下停车场、电梯等场景未部署微基站
- 70%农村基站采用4G/5G混合组网,承载能力不足
二、网络共建共享策略的局限性
广电采用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5G基站的模式,但实际运营中暴露出三大问题:
- 核心网自主率不足30%,依赖移动骨干网传输数据
- N79频段设备兼容性问题导致25%用户无法使用5G
- 共享基站优先级设置中广电用户QoS等级较低
这种合作模式虽降低了初期建设成本,却导致高峰时段广电用户平均时延达120ms,显著高于其他运营商。
三、用户增长与资源分配失衡
2023-2024年间广电用户数量激增50%,而网络带宽仅扩展20%。资源分配呈现结构性矛盾:
- 晚高峰(18:00-22:00)单基站用户数超设计容量200%
- 视频业务占用70%带宽,数据业务QoS保障不足
- 城市用户平均下载速率从50Mbps降至18Mbps
这种失衡在第二个月套餐周期尤为明显,部分用户遭遇10MB文件传输需5分钟的极端情况。
四、设备兼容性与技术优化难题
广电网络对终端设备提出特殊要求:
- 仅65%的5G手机支持N79频段
- 老旧设备VoLTE接通率低于80%
- 天线设计缺陷导致信号波动达±15dBm
技术优化方面,广电缺乏移动网络运维经验,故障平均修复时间(MTTR)长达6小时,远超行业标准。
广电流量卡的信号与网络问题本质上是基建滞后、技术短板与运营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突破当前困境,需在三年内完成基站密度翻倍、提升核心网自主率至60%、优化频段兼容性等系统性改进。用户在选择时,应重点考察所在地的基站分布与设备适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