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宣传与用户认知差异
中国广电近年推出的低价套餐常以「无限流量」作为宣传卖点,但实际套餐细则中普遍存在流量使用限制。例如月租19元套餐标称192GB流量,实则为通用流量与定向流量的组合,部分定向流量仅限指定视频平台使用。更有用户反映,标称「不限速」的套餐在达到特定流量阈值后,会出现网速下降至2G水平的情况。
实际使用中的限制条件
通过用户实测和官方说明,广电流量卡主要存在三类限制:
- 隐性限速:部分套餐在超过100GB后自动限速,视频加载延迟明显增加
- 信号优先级:共享移动基站时,广电用户网络优先级低于移动原生用户
- 定向流量限制:192GB套餐中通用流量占比不足50%,剩余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合约期与费用变动风险
广电低价套餐普遍存在资费调整机制:
- 首月0元、次月9元的优惠期通常仅限6-24个月
- 合约期内注销需支付违约金,部分套餐违约金高达未履行合约期费用的30%
- 宣传页未明确标注长期资费标准,存在「低价引客、高价续费」风险
用户选择建议
消费者在选择时应重点关注:
- 核查套餐详情页的「通用流量」占比
- 确认手机是否支持n28频段(广电核心频段)
- 通过官方APP查询实时流量消耗,避免定向流量误用
- 留存宣传页面截图作为后续维权凭证
中国广电的「无限流量」套餐实质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定向流量池管理,用户实际可用的高速通用流量存在明确上限。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使用场景选择套餐,重点关注通用流量配额、限速阈值、合约期限等核心条款,避免陷入「低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