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限制与降速机制
中国广电的大流量套餐普遍存在流量限制,部分套餐达到阈值后会出现降速现象。例如标称“不限量”的套餐,实际超过100GB后可能将网速降至1Mbps,影响视频播放等高带宽需求场景。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的划分不明确,某些套餐中的100G流量可能包含30%的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二、设备兼容性与信号覆盖
广电卡对设备有严格限制,需支持700MHz频段的5G手机才能正常使用,iPhone 12以下机型及2019年前发布的安卓设备存在兼容问题。信号覆盖方面,虽然与移动共享基站,但在乡镇地区仍存在信号盲区,地下室、电梯等场景可能出现断连。
- 兼容设备示例:华为Mate40系列、iPhone12及以上
- 典型信号盲区:地下停车场、偏远山区
三、套餐有效期与附加条款
多数套餐存在有效期限制,例如:
- 未激活卡片的30天失效期
- 激活后月度流量清零规则
- 合约期限制(通常12-24个月)
部分套餐要求首充50-100元才能解锁宣传流量,中途停机可能导致话费返还失效。
四、费用陷阱与隐藏收费
资费陷阱主要体现在:
- 超套餐流量按5元/GB计费
- 漫游状态下可能产生附加费用
- 增值服务自动续费(如视频会员)
部分优惠套餐存在价格浮动,例如前6个月19元/月,后期恢复39元原价。
广电大流量套餐在价格优势背后存在多重限制,建议用户办理前重点核查:流量类型划分、设备兼容列表、套餐有效期及违约金条款。选择正规渠道办理,激活时留存充值凭证,并定期通过官方APP查询流量消耗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