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问题现状与成因
上海地区用户普遍反映广电流量卡在居民楼内信号强度显著弱于其他运营商,仅在室外场景能正常使用网络服务。该问题主要源于广电作为新晋运营商,其基站密度仅为传统运营商的60%,且核心城区以外的基站覆盖率不足。N79频段兼容性问题进一步导致部分机型无法稳定连接5G网络,加剧了用户体验差异。
- 杨浦区住户多次投诉室内通话断续
- 浦东新区用户遭遇视频传输失败
- 徐汇商务区出现信号盲区
违约金争议核心
2025年消协数据显示,广电流量卡销户投诉中83%涉及违约金纠纷。争议焦点集中在:
- 隐性收费条款:业务办理时未明确提示的附加违约金条款
- 分层计费机制:用户需完成首期违约金支付后,系统才显示后续费用
- 计算标准模糊:违约金包含赠费折现、设备补贴等多项隐性成本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虽支持违约金约定,但要求条款需显著提示,多数用户反映签约时未获充分告知。
销户流程的隐性障碍
广电官方渠道存在多重销户限制:
- 线上系统人脸识别通过率低于行业均值40%
- 全市仅设6个实体营业厅,浦东新区无服务网点
- 违约金支付与销户申请形成死循环,需先结清费用才能发起流程
2025年2月某用户投诉案例显示,其经历3次线上失败后,耗时6小时跨区办理销户。
用户应对建议
基于现有案例与法规框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办理前要求运营商出具完整合约文本,重点标注违约条款
- 通过工信部申诉平台处理争议性违约金
- 优先选择支持7天无理由退卡的销售渠道
消费者可依据《电信服务规范》第十八条,主张运营商未履行服务承诺时的解约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