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收费陷阱引发信任危机
广电9元卡在推广中存在多项隐性收费项目。用户激活后发现实际月租费用远高于宣传价格,例如宣称的9元套餐实际需支付24元/月,且默认开通音频彩铃(5元)、通信助理(3元)、视频彩铃(6元)等增值服务,总费用高达24元。更有商家要求用户预充100元话费激活卡片,却在未明确告知的情况下直接扣除费用。
二、虚假宣传与套餐条款不符
运营商和代理商通过以下方式误导消费者:
- 以「9元192G流量」「长期资费」等标语吸引用户,实际合约期为6个月,后续恢复39元原价
- 宣传支持所有机型,但部分用户激活后发现需更换5G手机才能使用
- 隐藏「首充赠送」规则,实际套餐价格包含每月10元临时优惠
三、违规销售模式扰乱市场秩序
部分代理商采取高风险销售策略:
- 收取50-200元高额卡板费后停卡跑路
- 利用「广电授权」名义兜售已下架套餐
- 快递员在用户不知情时激活卡片,规避7天冷静期
四、监管措施与行业影响
国家相关部门于2025年初叫停该类套餐,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 违反工信部《关于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的通知》中资费透明化要求
- 2024年相关投诉量同比增长300%,涉及虚假宣传类占比65%
- 存在非法倒卖电话卡风险,与反诈工作要求冲突
行业数据显示,此类低价套餐用户留存率不足3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75%。
结论:9元广电卡被叫停反映出通信行业亟需加强资费透明度和销售渠道监管。消费者应警惕「超低价」套餐陷阱,办理前核实运营商官方信息,保留充值凭证以备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