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营成本持续攀升
广电宽带价格上调的首要原因在于网络基础设施投入的大幅增加。5G网络共建需要支付高额合作费用,基站建设与光纤铺设成本较4G时代增长35%以上。海底光缆等跨国项目维护费用年均增加12%,频谱资源采购成本较2024年上涨20%。
- 基站维护:占总成本32%
- 技术研发:占比25%
- 版权费用:较上年增长18%
二、市场竞争策略调整
随着用户基数突破500万,广电逐步从低价扩张转向质量优先策略。原有19元入门套餐用户占比超60%,导致网络负载率长期处于90%高位。2025年起实施的套餐分级制度中,基础套餐价格上调8%,同时新增200M/500M高端产品线。
三、第三方合作推高费用
城中村等特殊区域的线路承包模式显著影响终端定价。代理商通过以下方式抬升资费:
- 设置最低消费门槛(如88元/月起)
- 收取线路维护附加费(10-30元/月)
- 限制其他运营商进入形成区域垄断
四、政策支持逐步退坡
作为新晋运营商享有的5年财政补贴已于2024年底到期,基站建设补贴率从45%降至15%。版权保护新政实施后,视听内容采购成本额外增加7.8亿元,这些因素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
广电宽带资费调整是技术迭代、市场演变和政策调整的综合产物。未来随着5G用户渗透率突破50%和共建共享机制深化,预计2026年价格涨幅将回落至3%以内,同时千兆套餐普及率有望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