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响应迟缓成常态
多名用户反映,在向衡阳广电申报宽带故障后,常需等待48小时以上才能获得首次响应。有案例显示,用户在2024年12月报修后,客服虽承诺24小时上门,但实际拖延十几天仍未处理。这种延迟响应导致家庭网络中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对需要远程办公或在线教育的群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维修拖延与责任推诿
在维修环节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 技术人员上门后未解决根本问题,以「路由器故障」等理由推卸责任
- 维修人员擅自变更服务承诺,在工单系统虚假标注「客户同意延期」
- 多次报修后被要求重复购买设备,但故障仍未排除
时间 | 问题类型 | 处理周期 |
---|---|---|
2024.12 | 频繁断网 | 26天未修复 |
2025.01 | 线路老化 | 15天未响应 |
用户维权困境
消费者维权面临多重阻碍:
- 客服热线缺乏实际处置权,需逐级转接导致效率低下
- 投诉处理进度不透明,超过50%的投诉未获进度反馈
- 地方营业厅与客服中心相互推诿,形成「踢皮球」现象
法律界人士建议,用户可通过12315平台投诉或保留证据提起民事诉讼。
衡阳广电宽带售后服务体系存在响应机制僵化、技术支持不足、责任划分不清等系统性缺陷。建议企业建立快速响应通道,完善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并在地市级设立具备实权的客户服务中心,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