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设施与网络架构问题
莱阳广电宽带长期存在的网速不达标现象,首先与其物理基础设施密切相关。老旧铜缆线路的传输效率远低于光纤,且部分区域仍使用未升级的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架构,导致信号衰减严重。广电网络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方面仍依赖共享模式,700MHz频段虽覆盖广但容量有限,难以支撑高密度用户需求。
二、高峰期资源分配不足
网络拥堵现象在晚间20:00-23:00尤为显著,具体表现为:
- 共享带宽模式下,单个小区节点承载用户数超过设计容量
- 视频流量占比超70%,未部署智能QoS策略导致关键业务受阻
- 城域骨干网扩容滞后,跨区域流量调度效率低下
三、用户端设备与设置影响
约35%的网速投诉源于用户侧问题:
- 使用五年以上的老旧路由器无法支持802.11ac协议
- 无线信道与邻居设备产生同频干扰
- 终端设备病毒或后台程序占用带宽
四、网络维护与技术优化滞后
运维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为:
- 故障响应时间平均超过48小时
- 未建立常态化网络质量监测系统
- 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协议未完全落实基站优化
结论与改进建议
解决莱阳广电宽带网速问题需多维度施策:优先推进光纤到户改造、部署动态带宽分配系统、建立用户端设备检测标准,并加强与移动的深度技术合作。建议用户可通过有线连接测试基准速率,排除自身设备因素后向运营商申请链路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