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结构的多维分层
荆州广电通过十一档位套餐构建差异化体系,最低38元套餐仅含10GB流量与50分钟通话,而588元套餐则提供398GB流量与1600分钟通话。这种阶梯式设计体现在三个方面:
- 流量供给:从10GB到398GB形成20倍差距
- 通话时长:50分钟至1600分钟相差32倍
- 网络速率:50M至千兆带宽分级覆盖
市场竞争的定价策略
作为新兴运营商,广电采用首月0元与流量倍增策略争夺市场份额,例如192GB流量套餐通过双卡叠加实现,但存在后续资费恢复风险。与三大运营商相比,其资费平均低15%-20%,特别在500M以上宽带套餐中价格优势达30%。
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
套餐差异源于用户画像的精细划分:
套餐类型 | 目标用户 | 核心权益 |
---|---|---|
基础型(38-88元) | 老年群体/短期用户 | 语音+低流量 |
进阶型(118-228元) | 家庭用户 | 中高速宽带+融合套餐 |
旗舰型(288-588元) | 企业用户/极客玩家 | 千兆宽带+5G融合 |
技术投入的阶梯成本
700MHz频段基站的单站覆盖半径达1.3公里,是传统基站的3倍,但核心城区需部署微型基站提升容量,导致高价值套餐需分摊密集组网成本。5G网络共建共享模式下,高端用户实际占用更多无线资源,形成隐性成本差异。
资费差异是市场定位、网络成本和用户价值的三维投影,广电通过套餐杠杆实现用户分层运营。其价格体系既包含争夺市场份额的短期策略,也反映5G网络建设的长期投入回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