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1:39:43
896

联通宽带实为广电网络?合作模式引质疑

摘要
中国联通与广电网络的宽带合作引发用户信任危机,主要争议包括未披露真实网络来源、硬件设备不达标及售后责任推诿。数据显示合作模式投诉量超独立运营3倍,反映行业亟需建立联合服务标准与监管机制。...

合作背景与模式分析

自2025年初,中国联通与广电网络的宽带合作项目在四川、浙江等地落地。根据双方战略协议,联通利用广电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宽带服务,广电则借助联通的用户渠道拓展市场。这种资源共享模式理论上可降低建设成本,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大特征:

联通宽带实为广电网络?合作模式引质疑

  • 用户端不主动披露网络来源,业务办理流程仍以”中国联通宽带”名义宣传
  • 硬件设备由合作方属地化供应,存在光猫性能与套餐不匹配现象

用户质疑核心问题

2025年2月四川用户的投诉案例显示,争议焦点集中在服务透明度与设备标准:

  1. 签约主体与网络供应商分离,用户不知情情况下使用广电网络
  2. 200M套餐配备百兆光猫,理论性能缩水50%
  3. 售后责任划分模糊,联通与广电相互推诿

类似问题在福建等地的融合套餐推广中亦有出现,用户反映安装过程存在”二手机顶盒再利用”等违规操作。

行业影响与监管空白

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2025年Q1运营商合作宽带投诉量对比
运营商 网络质量投诉 虚假宣传投诉
联通+广电 63% 41%
独立运营宽带 22% 15%

现有《电信管理条例》尚未明确界定联合运营责任主体,导致用户维权时面临”投诉无门”困境。多地通信管理局已启动专项调研,拟出台跨网服务质量标准。

异业合作模式在技术整合层面展现创新价值,但当前暴露的服务断层问题亟待解决。需建立透明的服务告知机制、统一的设备供应标准,并通过立法明确合作方的连带责任,方能实现商业创新与用户权益的平衡。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