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与技术瓶颈
广电网络在绥德地区存在主干线路更新滞后问题,部分区域仍在使用铜缆传输技术,与光纤到户的现代标准存在代差。其5G网络虽采用700MHz低频段增强覆盖,但基站密度仅为移动网络的60%,导致室内深度覆盖不足。
指标 | 广电网络 | 行业标准 |
---|---|---|
光纤覆盖率 | 62% | 89% |
5G基站密度 | 3.2个/km² | 5.8个/km² |
网络共享模式弊端
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协议存在资源分配失衡,广电用户访问非视频类业务时需通过移动网关中转,增加15-30ms延迟。夜间高峰期(20:00-23:00)广电用户带宽分配优先级较低,实测速率下降达40%。
- 共享网络流量优先级机制不透明
- 跨网数据交换效率不足
- 用户规模增速超出系统承载能力
用户端影响因素
抽样调查显示38%用户仍在使用超五类网线,无法发挥200M以上宽带性能。老旧光猫设备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 仅支持802.11n无线协议
- WAN口速率限制为100Mbps
- QoS功能缺失
优化方案建议
建议采用分阶段改进策略:
- 2025Q2前完成核心城区光纤改造
- 部署边缘计算节点降低跨网延迟
- 推出设备以旧换新补贴计划
绥德广电宽带网速不达标是系统性技术问题与运营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基础设施升级、优化共享机制、加强用户终端管理三管齐下,可显著提升网络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