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潍城区广电宽带城域网逻辑架构
潍城区广电宽带城域网采用典型的三层架构模型,包含核心交换层、边缘汇聚层和用户接入层。核心层部署在城区主干节点,采用双环拓扑结构保障传输可靠性;汇聚层设置于街道级机房,承担流量收敛与策略控制功能;接入层通过光纤到楼与HFC混合组网实现全域覆盖。
二、组网技术选型分析
网络建设遵循以下技术规范:
- 传输层:采用SDH+IP双平面架构,骨干链路带宽≥10Gbps
- 交换设备:支持RPR弹性分组环保护机制,实现50ms故障切换
- QoS保障:建立四级业务优先级分类体系,视频业务时延≤20ms
技术类型 | 带宽能力 | 适用场景 |
---|---|---|
GPON | 2.5G下行 | 住宅小区 |
10G-EPON | 10G对称 | 商业楼宇 |
三、核心层技术实现方案
核心交换层部署Cisco CRS-3路由器集群,通过以下技术实现智能调度:
- 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实现路径优化
- BGP路由协议支持多出口负载均衡
- NetFlow流量分析系统实时监控带宽利用率
四、接入层技术应用实践
用户接入采用混合组网模式:
- 光纤区域:FTTH入户率≥95%,提供100M-1G对称带宽
- 同轴区域:DOCSIS 3.1技术实现1G下行/200M上行
- 无线补充:部署802.11ax热点实现移动覆盖
该网络架构通过分层设计实现业务隔离,采用SDN技术提升资源调度效率,实测表明可承载4K/8K超高清视频、云游戏等新型业务,用户端平均时延降低至15ms以下。未来将通过引入SRv6技术增强网络可编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