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与改革目标
2023年以来,通山县响应湖北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整体部署,围绕水电气视网市政公用服务开展联动报装改革。通过整合住建、广电、通信等多部门资源,提出“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体踏勘”的目标,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提升。
二、流程整合与服务创新
通山县通过三大核心举措重构报装流程:
- 服务集成化:将供水、供电、燃气、广电宽带等分散服务整合为统一窗口,企业仅需提交一次申请表即可完成多类申报;
- 流程标准化:提标升级用水报装“110”服务(1环节、1工作日、0材料)和用气报装“100”服务,外线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 协同前置化:在土地出让阶段主动采集企业需求,市政单位提前布局管网,实现“企业入驻即接入”。
三、数字赋能与平台建设
依托咸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 线上通过湖北政务服务平台、鄂汇办APP实现“零材料”申报,资料实时共享至各市政单位;
- 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综合窗口,同步开展联合踏勘和施工方案设计;
- 引入AI视频监控与智能手环技术,强化管网安全监测与特殊群体服务保障。
四、实施成效与社会反馈
改革后,通山县市政服务接入效率显著提升:广电宽带等通信设施报装环节减少70%,材料精简率达90%,企业综合成本降低约30%。通过平安建设“五个一”平台,实现远程监控覆盖率提升至95%,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通山县的实践表明,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强化数字赋能,能够有效破解市政服务碎片化难题。未来需进一步深化跨区域标准互认,推动省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县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