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覆盖与基础设施短板
桐庐广电宽带用户普遍反映,网络信号在室内或偏远区域易出现不稳定现象。由于广电主要依赖700MHz频段的5G网络,其基站覆盖密度远低于传统运营商,导致部分区域存在信号盲区。同轴电缆传输技术虽降低布线成本,但带宽上限难以满足高清视频、在线办公等高流量需求,尤其在用户集中的居民区更为明显。
二、共享网络模式的潜在缺陷
广电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协议存在执行断层:一方面,广电用户无法完全接入移动的4G/5G网络;共享基站的带宽资源在晚高峰时段易被抢占,导致用户下载速率骤降超40%。例如,用户观看4K视频需30M带宽,但实测显示部分区域实际带宽不足20M。
三、用户端因素与使用环境制约
设备兼容性与使用习惯加剧网速问题:
- 约35%用户仍使用老旧路由器,无法支持5GHz频段
- 未及时清理系统垃圾导致智能电视卡顿
- 多设备同时连接时未启用QoS带宽分配功能
四、服务质量与投诉处理机制缺失
用户投诉显示,广电客服常以“系统维护”推诿,且地方营业厅与客服中心存在权责分离现象。典型案例中,用户申请销户遭虚假工单回复,维权周期长达两个月。对比其他运营商,广电缺乏实时网速监测工具,无法提供精准故障定位服务。
桐庐广电宽带网速问题本质是技术迭代、服务管理与用户需求脱节的多重矛盾。短期可通过优化基站共享策略、升级用户端设备建议缓解;长期需加强自主网络建设,建立透明化投诉响应机制,方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守住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