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服务稳定性问题频发
株洲广电宽带用户普遍反映存在频繁断网现象,主要表现为:
- 5G网络无故降级为4G导致通信中断
- 视频观看时平均每5分钟出现7-8次断连
- 光纤升级后反而出现网页加载困难
技术分析显示,基站建设不足与网络共享机制缺陷是主因。广电网络存在4G/5G基站覆盖不全、700MHz频段穿透力差等问题,特别是在老旧小区表现尤为明显。
二、收费争议与协议纠纷
收费体系存在三大争议点:
- 套餐升级涉嫌价格欺诈,用户续费时未获知最新资费政策
- 强制绑定36个月服务协议,且协议签署流程存疑
- 隐蔽收费项目频现,如100元电话卡开户费被包装成设备升级费
典型案例显示,有用户办理2年套餐后被单方面延长合约期,且无法提供有效签约凭证。
三、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失效
客服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
- 96531热线接通率不足30%,平均等待时长超15分钟
- 故障申报后平均响应时间超过48小时
- 部门间责任推诿严重,宽带问题需用户自行联系合作运营商
2024年12月服务记录显示,总部电话连续三日无人接听,形成服务真空。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建议用户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 办理业务时全程录音并索要纸质协议
- 定期进行网络速度测试并保留证据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进行权益维护
对于长期断网用户,可依据《电信条例》要求按日减免服务费。
株洲广电宽带暴露出的技术缺陷与运营问题,反映出传统广电体系向通信服务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挑战。建议监管部门加强服务质量监测,建立第三方仲裁机制,推动行业服务标准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