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与执行矛盾
国家推行的“降费提速”政策旨在降低用户网络使用成本,但成都部分区域的长城宽带用户反映,运营商以“光纤升级”为由强制要求更换光猫设备,且费用需由用户承担。从技术层面看,光猫作为运营商网络架构的必需组件,其绑定调试流程均由运营商控制,用户无法自主选择设备。然而运营商总部未明确收费依据,导致各地执行标准混乱。
二、用户遭遇的强制收费现象
2023年至2025年间,成都地区用户投诉案例显示,长城宽带存在以下典型操作:
- 以网络升级为由单方面断网,要求用户续费或购买指定光猫;
- 用户原有套餐未到期仍被强制中断服务,拒绝退还未使用费用;
- 光猫定价偏高(200-400元),且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三、光猫费用责任归属争议
运营商主张光猫属于用户终端设备,但技术特性表明其具有基础设施属性:
- 光猫需与基站设备绑定,用户无法自行更换;
- 安装调试必须由运营商技术人员完成;
- 销户时用户需返还设备,证明所有权归属运营商。
四、法律与消费者权益分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运营商单方面变更服务条款、强制捆绑消费等行为涉嫌违法:
争议行为 | 法律依据 |
---|---|
未提前通知断网 | 违反合同告知义务 |
强制购买指定设备 | 涉嫌捆绑销售 |
拒绝退还剩余费用 | 侵害财产所有权 |
多起投诉案例中,用户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或网络平台维权后,运营商常以“补偿网时”替代实质性解决方案。
长城宽带在光纤升级过程中将光猫成本转嫁给用户,本质是利用技术壁垒实施变相收费。消费者应保留合同证据并向通信管理部门投诉,同时行业需明确光猫设备的权责归属标准,杜绝运营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