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政策透明度争议
2024年黄山用户投诉显示,广电宽带套餐存在续费价格突涨现象,原360元/两年的20M套餐被强制升级为480元/两年的50M套餐。类似案例在多地出现,用户质疑运营商未提前公示价格调整方案,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关于服务协议变更的规定。
更严重的是,有用户反映账单存在隐性扣费,包括19.9元自动扣费外出现3元不明费用,每日话费扣除标准与宣传不符。这些争议暴露出费用明细公示不足的问题,与运营商承诺的”明明白白消费”形成反差。
套餐定价合理性存疑
当前广电宽带套餐体系呈现两极分化特征:
- 基础套餐:120元/年的低价策略吸引新用户
- 高网速套餐:200M以上套餐价格与电信运营商持平
但用户实测反馈显示,50M套餐实际网速波动较大,高峰期难以满足视频会议需求。价格与服务质量的不匹配,引发消费者对低价高消
营销策略的质疑。
用户服务体验短板
服务协议执行问题成为投诉焦点:
- 违约金条款争议:销户需支付10元违约金
- 设备兼容性问题:强制使用专用机顶盒增加隐性成本
- 客服响应滞后:用户投诉平均处理周期超过72小时
对比电信运营商的自助服务平台和7×24小时在线客服,广电在服务数字化建设方面明显滞后。
广电宽带需建立价格调整公示制度,参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完善服务协议条款。建议引入第三方网速监测平台,建立套餐价格与服务质量的动态关联机制,同时加强客服体系建设以提升用户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