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基础设施滞后
广电宽带长期受制于历史技术架构,部分地区仍在使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或铜缆接入。这种传统传输方式在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上明显落后于全光纤网络,导致高峰期网速骤降可达50倍。相较于其他运营商的全光网改造进度,广电在基础设施更新方面的投入明显滞后。
二、信号覆盖与稳定性不足
广电5G网络虽具备700MHz频段的穿透优势,但存在三大缺陷:
- 4G基站共享资源有限,室内信号衰减严重
- 5G基站密度仅为移动的40%,覆盖盲区较多
- 同轴电缆传输易受电磁干扰,造成网络波动
实际测试显示,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下载速度差异可达10倍以上。
三、用户数量激增引发拥堵
广电用户规模从试商用到2025年已突破2300万,但网络扩容未能同步跟进。关键技术指标显示:
- 单基站承载用户数超设计容量120%
- 晚高峰时段带宽利用率达95%以上
- 流量月均增速超30%,远超网络升级速度
四、服务质量存在短板
用户反馈显示服务问题集中在三个维度:
- 客服响应时效超同业标准2小时
- 故障修复周期长达48小时
- 套餐资费透明度不足引发争议
部分地区因维护人员配备不足,导致重复故障率高达25%。
广电宽带当前困境本质是技术迭代、资源投入与用户增长失衡的综合体现。解决路径需聚焦基站密度提升、传输介质升级和服务体系重构三大方向。随着5G网络深度共建共享的推进,预计2025年下半年用户体验将迎来实质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