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衰基本定义
光衰(Optical Attenuation)指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因散射、吸收等原因产生的功率损失现象,其数值单位为分贝(dB)或分贝毫瓦(dBm)。在广电宽带系统中,光衰值直接影响网络传输质量与稳定性。
广电宽带光衰正常范围
根据行业标准及实践数据,广电宽带光衰正常范围建议如下:
- 理想范围:-20dBm 至 -25dBm,可支持200M以上高速率传输
- 临界阈值:-25dBm为网络稳定运行的临界值,超过此值可能导致速率下降
- 最大容忍值:-28dBm为多数设备可接受上限,超过将出现明显延迟或丢包
需注意光衰并非越小越好,低于-20dBm可能因光功率过强损坏接收设备。
光衰异常的影响因素
导致光衰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
- 光纤线路老化或弯折半径过小
- 连接器污染或熔接点损耗过大
- 分光器损耗超标(如1:32分光器损耗达15.05dB)
- 设备光模块性能劣化(千兆光模块接收功率需高于-18dBm)
光衰测试与维护建议
建议用户及运维人员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光功率计定期测量,确保OLT端输出光功率在+3~+5dBm范围
- ONU端接收功率应维持在-20dBm以上,低于-25dBm需排查线路问题
- 光纤跳线接头保持清洁,避免物理损伤导致额外损耗
- 对长期超标线路可加装光纤衰减器调节光功率
广电宽带系统需将光衰值控制在-20dBm至-28dBm区间,其中-25dBm是保障网络性能的关键阈值。通过定期检测、规范施工和设备维护,可有效避免因光衰异常导致的网络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