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0:55:01
992

广电宽带如何实现OTT服务传输?

摘要
本文系统阐述广电宽带实现OTT服务传输的技术路径,包括专网架构设计、组播技术应用、多终端适配方案及分层协议选择,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典型案例,解析广电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

网络架构优化

广电宽带通过构建专网专建的IP承载网络,实现OTT服务的高效传输。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网OTT实验网采用业务与网络传输松耦合架构,在IP网络上叠加内容分发网(CDN),同时支持组播和HTTP Live Streaming(HLS)协议,有效解决异构网络兼容性问题。网络核心层采用多节点冗余设计,如MPLS VPN骨干网络,保障跨区域传输稳定性。

组播技术应用

在支持组播的广电宽带网络中,优先采用UDP组播协议传输直播流,显著降低带宽消耗。实验网内网中,组播技术可节省约60%的带宽资源,特别适用于多用户同时观看相同直播节目的场景。当终端处于不支持组播的网络环境时,自动切换至HLS协议实现流媒体传输。

多终端适配方案

广电网络通过部署双网口智能机顶盒,实现广播电视网与宽带网络的协同传输:

  • 网口1接入广电全IP视频服务平台,提供直播和点播服务
  • 网口2连接运营商宽带网络,为移动终端提供代理服务

该架构支持语音交互、跨屏互动等功能,使手机、平板等设备可通过局域网访问机顶盒代理的OTT内容。

传输协议选择

广电OTT服务采用分层协议适配策略:

  1. 直播业务:组播场景采用RTP/RTSP协议,非组播场景使用HLS协议
  2. 点播业务:统一采用HTTP-based自适应码率技术
  3. 信令交互:通过RESTful API实现电子节目指南(EPG)等增值服务

实验网实测显示,该方案可支持4Gbps媒体注入能力,满足4K超高清节目传输需求。

广电宽带通过构建融合组播与CDN的智能网络架构、部署多协议适配网关以及开发跨终端服务系统,成功实现了OTT服务的高质量传输。该体系既保留了广电网络的高带宽特性,又融入了互联网的灵活交互优势,为传统广电运营商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