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与承诺陷阱
广电宽带常以”免费升级”为诱饵,实则暗藏消费陷阱。有用户反映在升级光纤时被收取100元费用,实际是绑定电话卡的开卡费,且未提前告知需签订36个月协议。安装人员还会通过话术制造断网焦虑,诱导用户续费未到期的长周期套餐,最高可达6年。
监管漏洞与行业顽疾
行业乱象源于多重因素:
- 共享带宽模式下,实际网速仅为标称值的67.6%-83.5%
- 二级运营商通过低价策略争夺市场,牺牲服务质量
- 监管部门对”协议代签””隐性收费”等行为缺乏有效约束
用户维权困境
消费者遭遇问题时面临三大阻碍:客服推诿称网络正常、营业网点拒绝受理退款、维权证据难以获取。有用户试图注销账户时,发现协议单无本人签名仍被强制履约,更遭遇营业厅突然关停的极端情况。
消费者如何防范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核实业务员身份,要求出示正式工作证件
- 全程录音并留存合同原件,特别注意解约条款
- 定期进行网速测试,保留检测记录作为证据
- 优先选择支持公益诉讼维权的运营商
广电宽带乱象折射出通信服务市场的深层矛盾,需建立运营商信用评级制度、完善宽带测速标准、简化消费者集体诉讼流程。只有形成多方联动的监管机制,才能根治”假宽带”顽疾。